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企对话 > 正文

周惠敏:六年磨“一剑” 自行研究“铁板浮雕”

时间:2016-07-22 来源:来源:兰州日报

  周惠敏创作中

  创作的第一步——线描

  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的一间不足20平米的工作室中,传来一阵阵敲打金属的声音,这叮叮当当的声音,一响就响了六年之久。进入工作室中,里面悬挂着数十幅装裱好的作品,有人物、花鸟、百兽等题材。

  这个工作室的主人名叫周惠敏,今年50岁的他看起来有着工人大哥的憨厚朴实,他敲敲打打打磨出来的作品就是铁板浮雕。利用铁板的特性和原色,在一毫米厚的板材上敲打出凹凸不平的浮雕效果,经过抛磨、烧色等手段处理,使作品产生黑白相间或兼有烧灼色彩点缀的素描般的视觉效果,这种金属材质的工艺品就是铁板浮雕,这项工艺也填补了我省铁质金属雕塑领域的空白。已经有30年工龄的周师傅他笑称自己是:“自学成才。”

  冰冷的铁板点燃创作热情

  2010年,周师傅在参观世博会时,偶然间见到了铁板浮雕,在灯光的辉映下,这种立体感强、具有素描特点的铁板浮雕散发着金属制品特有的光芒,这光芒打动了周师傅的心,对金属材质非常熟悉,且拥有多年钳工经验的他立刻有一种跃跃欲试地冲动,隐隐觉得这是一条创业的门路。于是他说做就做,联系到了铁板浮雕的制作人——来自河北的郭氏兄弟,但是这属于他们的商业机密,拒不外传。

  作品

  作品

  千锤百炼终获成品

  回到兰州的周师傅并没有气馁,在完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买来制作工具,自己一点点摸索着制作铁板浮雕。在制作的过程中,他还自己创新研制了数十种在市面上都买不到工具,“如果不是真心喜欢,真的不会花那么多心思。”周师傅憨笑着说。“刚开始做失败率太高了,扔掉的废钢板数是以吨计的。也没有任何人能请教,遇到瓶颈时我也曾迷茫过,钻研的过程是孤独而艰辛的,甚至连周围的朋友们也会怀疑我这样做到底值得不值得,还好有家人很支持我,多年的工厂实践经验让我慢慢摸索出了方法……”在经过无数个千锤百炼的白天和黑夜,他终于做出了自己满意的成品。

  与其他金属材质相比,铁板硬度太大,比起铜板、铝板、银板来更加难以雕琢和捶打,所以选材就成了关键。经过多年的经验,周师傅从材料的厚度、光泽和声音就能看出是不是一块“可塑之才”,他认为,在塑造作品的过程中,最难刻画的是人物的表情和神韵,现在每一个细节都已经难不倒他,要打多少锤已经胸有成竹、烂熟于心。

  一幅铁板浮雕从临摹、打凿、抛光打磨、高温上色等工序后,也仅是半成品。铁板会生锈,作品完成后如何“保鲜”,这又是另一个难题。经过多次到油漆店询问,数十次的实验,他自己摸索出来将三种防锈防腐漆一层一层喷涂,待干后,装上框就是成品了。目前,他创作的几幅作品,已经被心仪的买家争相买走。

  瞄准敦煌壁画题材

  回顾这些年的创作历程,周师傅感慨地说:“创业不分年龄大小,而且要付诸行动!”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墙上挂的这些都是今年以来完成的,像这样一幅60厘米×50厘米的小画,最少都要5天,一万锤以上。”他指着一幅作品说:“如果是70厘米×100厘米的画幅,至少需要半个月。”

  采访到最后,周师傅向记者透露,他将以敦煌壁画为题材,创作一系列铁板浮雕,“我已经向今年的文博会提出了申请,届时会带几幅作品去参展。”

  记者 华静 文/图

文章来源: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 编辑:施梅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名企风采
文化艺术
电商 / 旅游
视频播报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