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企对话 > 正文

天水:“樱桃老汉”的土地情结

时间:2016-05-17 来源:来源:兰州晨报  

  “樱桃老汉”的土地情结

  姚黑黑老汉查看樱桃长势。

  突遇低温,姚黑黑老汉给果树熏烟防冻。

  从15岁至今,年过七旬的姚老汉和泥土打交道的60年里,经历过土改运动、包产到户以及现在的科技入园。回顾自己大半辈子从泥土里“刨食吃”的酸甜苦辣,恍若隔世——

  1失去土地就没了依靠

  “父亲拼上命也没能赎回地的事,终究成了我心里一辈子的结。”

  “爷爷,你现在成‘网红’了!”

  “啥是个‘网红’?”

  “嘿嘿,就是网络红人呗!”

  “红不红的有啥用?那还能顶饭吃?”

  5月10日一大早,孙子打开手机指着爷爷姚黑黑最近参加一次活动时拍的照片,爷孙俩相互调侃起来。

  姚黑黑今年74岁了,是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烟铺村的农民。2001年村里退耕还林后,他侍弄了半辈子的十余亩庄稼地里,开始种上了大樱桃树。

  站在院子中间,他歪着头朝上看了看,天空蓝得像染过的布,没有一丝云彩。

  “又是一个高温天,阴历四月才打头,气温本不该一下子蹿到30度的啊,如此晒下去怎么得了?”姚老汉一边嘀咕,一边顺手拿起已经被雨淋日晒“折磨”得有些发黑的草帽,出门下地。

  再有十多天时间,地里的樱桃就该熟了!

  这几天,姚老汉天天往地里跑,自打他家地里的樱桃开始挂果至今已有10个年头。每年从樱桃花开至果实红透,他都在地头边上喜滋滋地看着,有些陶醉、有些享受。

  掐尖、拔草……一袋烟的工夫,来到地里的姚老汉趁着凉爽把几棵樱桃树枝上该掐掉的芽尖掐掉后,半眯着眼盯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樱桃出神。

  “现在日子好过多了,你们一个个却都不在了!”自打樱桃树进入盛果期大面积挂果收益翻番以来,也许是较过去而言家里的日子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缘故,每当好吃好喝地端在眼前时,老汉时不时地会想起已故的父母及尚未成年就不幸夭折的弟弟。

  据他讲,父母育有他们兄弟二人,他出生时奶奶尚健在。

  “父亲是个赶脚,每天天不亮就赶着自家一对驴子去市区驮上茶叶后,再运到三阳川石佛镇等地交给雇主,一天能挣回2块大洋。”姚老汉回忆说。

  “听家里大人说,爷爷手里把家里的田地当作抵押给当地一户人家当掉了,父亲为了赎回来,这才拼命挣钱,然而遗憾的是,截至父亲去世,家里被当掉的地也没能赎回。”姚老汉说,父亲为了重新拥有自家田地所表现出的执着,影响了他一辈子。

  “失去土地,农民就没了生存的依靠。”姚老汉从父亲的痴念中明白了这个简单浅显的道理。

  据姚老汉讲,8岁那年,土改运动开始,有一天,队里把父亲拼上命也没赎回的地分给了他家。

  15岁时,只读了小学3年级的他为了生计离开学校,从此开始起早贪黑下地干活,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站在自家地头,回想自己务农60年以来的往事点滴,恍若隔世。

  “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可不敢轻易撂了!”这是他平时挂在嘴边的“务农经”,精心侍弄农田大半辈子,姚老汉对养活了一家老小的土地始终怀有敬畏之心,从不糊弄。

  包产到户时,连同自家已经拥有的地在内,他家总共分到了18亩地。

  此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姚老汉家的日子一天天缓和过来了。

  2一亩园,十亩田

  烟铺村距离天水市区2.5公里,村民一切吃喝都从城里购买,在姚老汉看来,他们的日子现在过得和城里人没啥两样。

  烟铺村现有171户700余口村民,种着2000余亩樱桃树。

  2009年,烟铺村的樱桃以平均每斤18元至20元的价格出售一空后,坐在一起乘凉的老汉们开始相互用惊讶的口吻聊起同一件事:“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多钱,真像做梦。”

  “以前种麦子时,1亩地的收成除去化肥、农药方面的花销,能落个几百元;现在1亩地的樱桃能卖几千元,换作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姚老汉说。

  据姚老汉讲,50多年前,烟铺村没有现在这么多口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包产到户后,村民们开始精心伺弄属于自己的土地,困难状况开始逐渐缓解。

  2001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村里往日的平静再次被打破。

  “什么?好好的粮食不种,要集体种什么大樱桃?真挨饿了那玩意儿能顶饭吃?”村民间炸开了锅,反对声此起彼伏。

  向来视土地如生命的姚老汉起初听了果业专家的话后,也是半信半疑。

  “大樱桃是什么?毕竟以前闻所未闻,尤其是村里和我一样的老人,好不容易挣扎着挺过了温饱线,日子刚刚好过些了,你却要让他们放弃种粮转而种树,说服难度可想而知。”姚老汉说。

  躺在烧得温热的土炕上,姚老汉连续几晚失眠了!种粮?种树?他的脑子里不停地翻腾着……

  几天后,从田头到地角,姚老汉在他耕种了半辈子的地里走走停停几十个来回。

  蹲下身子,他有些不舍地一把把捏着犁熟的地。

  看着地里的泥土被他捏在手里后又从指头缝一点点滑落回地里,慢慢地他思想上就有些通了:无论种啥,地还是这个地,既然能种出粮食,就能种出专家说的大樱桃!

  于是,他第一个站了出来,投了支持票。

  2001年,烟铺村开始正式引种大樱桃。

  “那时候,村民对种植樱桃压根不上心,开枝散叶全凭树苗自个儿疯长不说,好多村民还在樱桃地里套种了麦子、包谷、洋芋等农作物。”现在再说起此事,姚老汉有些哑然失笑。

  据他讲,麦子生性散热,对樱桃树的长势有百害而无一利,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或延后了树的挂果期。

  由于知晓这些常识,姚老汉是当时村里极个别没有在地里套种农作物的村民之一。

  2005年夏初,经过4年的生长,烟铺村的樱桃树已经覆盖了南北两山。树身下,一片片小麦正抽穗拔节,成熟指日可待。

  当时,烟铺村现任村支书李保安刚刚上任没多久。他去汉中一处樱桃沟考察回来后,就去自家樱桃地里带头把套种的麦子铲了个精光。接下来的几天里,村里套种的青苗被全部除去。

  “2006年卖完果,短短几天好几千元的进账让有些村民目瞪口呆。”姚老汉笑了。

  此后,村里再也没有人因不让种粮张嘴骂娘了。

  3结出好果就能卖个好价钱

  姚老汉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现如今一大家人算起来20多口人。靠着土地,小儿子家盖起了2层小楼,大儿子家几年前也盖起了一砖到顶的大平顶房。

  一家人的日子是变了,然而真正让姚老汉打心眼里觉得变了的反而不是这个。

  自打前年起,姚老汉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坐公交车时,车上不认识的人会指着他喊“大樱桃”;他去新阳镇凤凰山赶庙会时,也有陌生人会和他热情打招呼……

  最后他明白过来,他那张贴在村头宣传牌上的“大头照”不但满大街都是,而且在网上广泛传播。沾了樱桃的光,他也成“名人”了!

  “今天摘的樱桃,明后天也许就到广州、上海了,要不是亲眼所见,这事搁到以前给谁说谁信啊?”

  “天南地北的客户只需手指轻轻从电脑上一戳就行?”这两年遇到的这些新鲜事,姚老汉挖空心思也想不明白,种了60年地,他的内心第一次产生“恐慌”。

  “村里村外,我也称得上是务农的‘老把式’了,然而现在我对这些新鲜玩意却一窍不通,这不要命吗?”姚老汉说。

  自打明白爷爷的心思后,明年就要结婚的孙子只要腾出时间,就会当着爷爷的面打开电脑或是手机,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给老人讲网络销售方面的简单常识。

  “现在学会操作电脑了吗?”

  “不会!”

  尽管如此,对网络上的事大概有了初步了解后,姚老汉悬着的心却实实地放了下来,其他高深的学问他虽说不懂,但他弄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踏踏实实务好自己的地,只要能结出好果就能卖个好价钱。

  听天气预报上说,过两天又要降温了,姚老汉把才收拾不久的增温设备又拿了出来,提前做好防低温冻害准备。

  “无论销售模式如何改变,地还是要人来务。”说完,姚老汉哈哈大笑。

  文/图兰州晨报首席记者王兰芳

 
文章来源:兰州晨报   责任编辑: 编辑:施梅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名企风采
文化艺术
电商 / 旅游
视频播报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