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企对话 > 正文

兰大教授李吉均 培养出3位院士

时间:2015-12-11 来源:来源:甘肃民营经济网

                                                                                     李吉均

  对于研究生弟子——兰州大学陈发虎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正在海南三亚的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兰州大学教授李吉均12月8日晚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学生(陈发虎)当选中科院院士,作为老师,我当然非常高兴,也向他(陈发虎)表示祝贺!”至此,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李吉均已培养出3位院士弟子(分别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秦大河,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陈发虎)。李吉均教授研究时的科学追求,育人时的人文关怀,已成为兰州大学的美谈。

  兰大地学很有实力

  83岁高龄的李吉均院士8日晚告诉记者:“1990年,他(陈发虎)博士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很优秀了,他不光是业务能力很强,而且科研素质也很高,能取得现在这样骄人的成绩,是他本人长期刻苦钻研,坚持努力的结果。能当选院士,说明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同仁的广泛认可,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对于自己培养的3名研究生弟子秦大河、姚檀栋、陈发虎均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老先生谦虚地说:“是他们自己很努力,我只是发现了他们,并把他们引进了正道。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导师,我个人的贡献是很小的,关键是他们的努力。但话又说回来,兰州大学能培养出3名地学院士,这足以说明兰州大学地学学科在国内很有实力。我过去所做的工作只是开了个头,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他们的科研成果有的已经达到世界级了,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很不容易。”对于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成为自己的研究生,李老对他的选才标准给出的答案只有四个字“德才兼备”!

  梦想着“骑马探矿”

  四川彭州是李吉均院士出生、长大的地方。李老说,他是彭州中学1952级学生,那时候的彭州中学在四川省已经是一所很有实力的学校,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老师队伍,不仅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而且个个胸怀天下,老师在知识、为人、胸怀、视野等诸多方面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自己正是深受老师的影响,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热心社会工作,为此被选为学校第一届学生会主席和团支部书记。

  1952年高中毕业时,李吉均有一个梦想:“骑一匹白马漫游在祁连山深山幽谷中为祖国探矿”。因为,他心中认定,矿产是工业的粮食,炼钢需要煤炭,都说祁连山是中国的乌拉尔,那他就去祁连山给祖国探矿。

  李老说,他的大学志愿本来要报考地质专业的,但老师和同学后来知道了他的“探矿梦想”后,都说“你这身体太单薄吃不消,根本干不了地质这一行,都劝我学地理。”上了大学学了地理,他仍想着“骑白马探矿。”为此,大学期间,他天天坚持早起锻炼,晚上洗冷水澡,就是想着把身体锻练好了,这样才能“骑马探矿”。

  1956年从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后,李吉均来到了从未涉足过的大西北,到兰州大学继续深造,从此和冰川以及西部的高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西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找到并成就了自己毕生奋斗且钟爱的事业。

  冰山上的来客

  1956年,李吉均从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后,来到兰州大学攻读研究生并留校工作。大西北,这本不是作为南方人的李吉均所曾料想过的生活和发展之地,但却实现了他中学毕业时那个“骑一匹白马漫游在祁连山深山幽谷中”的诗意幻想。而也正是在西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李老找到并成就了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

  1958年,中科院组织了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研究祁连山的冰雪资源。李吉均作为冰雪队的第一批队员,率领一支小分队承担黑河上游现代冰川的考察工作,而且真的骑上了马背。从此,他和冰川以及中国西部的高山、高原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3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首次进藏,李吉均作为冰川组长负责了西藏以及后来横断山的冰川考察工作。从此,他踏遍西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开始了多次进藏和在川西高原工作的科研之路,也尝尽了生活上的艰难困苦。1974年,在西藏羊卓雍湖畔的冰川上,李吉均积劳成疾,患上了高山反应的严重的肺水肿,但他仍然坚持工作。虽然工作又苦又危险,李吉均的内心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充实和快乐。在那个依然处于文革的年代,能够不受干扰地为祖国做一些真真切切的实事,向自己的理想实实在在地迈进使李吉均满怀幸福。

  凭着执著的心、顽强的意志和满腔的热情,李吉均对天山、祁连山、藏东南横断山脉的冰川做了大量翔实周密的考察,积累了大量极有价值的科学数据,而这就成了他后来科学与研究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1977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威海市学术讨论会上决定,由李吉均主要执笔完成《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地学界展开了一场为期数年的关于中国东部庐山等中低山地有无第四纪古冰川的大争论。为了搞清问题,李吉均三上庐山,通过实地考察,他对李四光先生主张的庐山古冰川说渐生疑团。李四光先生是我国地质学界的泰山北斗,敢于怀疑他的论断,无疑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但李吉均凭着一股执著的劲儿参与了关于中国东部古冰川的大争论。他充分利用与庐山同纬度的横断山区的海洋性冰川的研究成果,自成一家之言,得到了地理学界的广泛认可。

  此后,李吉均与施雅风、崔之久一道编写出版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专著。这本书出版后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困惑中国地学界半个世纪的古冰川之争大体被澄清。

  春风化雨润桃李

  2012年10月9日,记者有幸受邀参加了在兰州大学科学馆举行的李吉均院士80华诞庆祝会,包括老先生的两名得意弟子——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秦大河,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在内的百余名学界才俊参加,并通过学术研讨的方式恭祝恩师健康长寿。

  满头银发的李吉均院士即席讲话时对如此隆重的生日party表示“受之有愧”。先生说:“我虽然干了一点事情,但为国家、学校做的贡献太小太小,根本不值得搞这么大的场面赞扬。你们都很忙,比我忙得多,我是个闲人,占用你们宝贵的时间实在不好意思。”

  数十年辛勤耕耘,李老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而且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硕果累累。作为李老首批硕士研究生之一的秦大河院士代表优秀弟子致辞时深情回忆了恩师做人、做事、做学问之风范。秦大河说,先生执教50余年,除本科生外,培养的118名硕士、博士生大部分在中科院和高校工作,并有一大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百人计划、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入选者,其中2人(秦大河、姚檀栋)当选中科院院士、1人入选国家级名师,多人成为国家地理学领域的骨干力量。

  会上,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充分肯定了李吉均院士的卓越成就。王寒松说,李吉均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家、冰川学家,在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环境变化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学术威望。他将地理学与地质学、大气科学、生物学融会贯通,并重视野外科学考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经过多年的艰辛考察研究,他提出了“青藏高原隆升运动”“黄河运动”以及“季风三角”等诸多概念,对黄河阶地与黄河起源、黄土系列与地文期有深入研究。同时,他在冰川学研究中,发现高出冻原与大陆性冰川共生,海洋性冰川以下不存在高山冻原;划定了中国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的界线;提出海洋性冰川区“古乡冰期”和“白玉冰期”的概念;用热带亚热带地貌发育理论正确解释了庐山第四纪地貌演化和沉积现象,和施雅风等一同纠正了李四光学派关于中国东部中低山地普遍发育第四纪冰川的错误观点。

  李吉均院士还十分关心西部大开发问题,对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献计献策,提出建设纵贯青藏高原的铁路大十字等诸多被实践证明正确的设想。本报记者武永明

  -李吉均简介

  李吉均,男,汉族,1933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彭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并获学士学位,195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学并获硕士学位。1984年被聘为兰州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现代冰川、第四纪古冰川及青藏高原隆生及其在东亚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影响的研究,对黄河起源、黄土形成及中国东部庐山古冰川问题有独到见解。

文章来源:甘肃民营经济网 责任编辑: 编辑:施梅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名企风采
文化艺术
电商 / 旅游
视频播报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