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甘肃 > 正文

苹果的智慧——“静宁苹果”发展30年启示回眸

时间:2015-10-12 来源:来源:甘肃民营经济网

       甘肃民营经济网讯   深秋的“中国苹果之乡”静宁,满山遍野红彤彤的大苹果,骄傲地向人们展示着沉甸甸的丰收和喜悦。

  漫步于这座诺大的的花果世界,令人感慨的是该县30年锲而不舍发展苹果产业,使中国“骋名商标”——“静宁苹果”成为闻名全国的老百姓脱贫致富产业,引领众多的静宁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希望之路。静宁发展苹果产业的经验和启示,续写了伏羲儿女在这块曾经“苦甲天下”的土地上改写自我命运的一个个传奇,赋予了“宁可苦干,绝不苦熬”“静宁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顶层设计

  找准扶贫开发主攻产业方向

  “山上坐不住老爷,庙里献不出馒头。”“四壁烟火熏,客厅即厨房。”……这曾是静宁人过去的“集体记忆”。

  填饱肚子仍然是天下第一难事。在这片干旱缺水、自然条件严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土地上,如何让老百姓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是好多年来尤其是近30年来静宁县历届领导苦苦思索的命题。

  “穷则思变”,是静宁人常说的一句话。

  思路决定出路。但出路在哪里呢?单靠种地显然不行,别说富裕,仅吃饭就成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静宁县仁大、李店、治平等南部乡镇部分群众传承庄前屋后栽植果树的习惯,自发零星栽植果园,虽收益微薄,但让生活十分困难、渴望改变贫穷面貌的老百姓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希望。

  这一偶然发现让乡镇领导兴奋不已,也启迪了他们发展苹果产业的思路。

  但是,种苹果的思路马上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质疑:“种苹果能当饭吃么?”的确,种苹果这件事让祖祖辈辈曾以种粮为主,温饱是头等大事的静宁农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1982年,仁大乡组织村社干部带头,首先在自家的承包地里栽植了100多亩苹果,陆续挂果并赚到钱后,大家才意识到种植果树要比种粮划算得多。

  今年50岁的仁大乡深沟村农民高祥太,是静宁县最早种苹果的果农之一。1985年,他就种了3亩苹果。“当时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没想到效益有这么好。”高祥太说。开始苹果树还没挂果,效益来自田间的套种。还没挂果的那几年,高祥太在果园套种的西瓜和辣椒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以往种小麦的收入。

  “一亩园,胜过十亩田。”这是高祥太种苹果尝到甜头后,最早得出的精辟结论。

  该县有关领导当即深入调查研究、算账对比,最后得出结论:静宁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日照时数长,是种植苹果的适宜区,而且,种果比种粮经济价值“划算”。同时号召仁大、李店、治平等南部乡镇率先开始小面积试探推广种植苹果,为全县苹果发展走出了决定性一步。

  1988年,该县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准确定位将苹果产业定位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下发了《关于发展果树生产的决定》,吹响了全县产业富民的号角,掀起了全县第一轮建园热潮,当年新植果园2.4万亩。

  持久接力

  保证苹果产业快速发展

  一位哲学家曾说:“执着的努力和持久接力的坚持,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扩量”是苹果形成产业发展的前提。

  但是,如何让农民从记忆犹新的“饿怕了”的“以粮为纲”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转化成“以果兴农”的动力,是摆在静宁县领导面前一道棘手的难题。

  “除做思想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行政推动了。”当时任治平乡党委书记的李三正说。

  “种了拔,拔了种,再种再拔的事经常发生。”任职30多年的治平乡雷沟村党支部书记程随兴告诉记者。“往往是我们督促种上后,群众趁干部不注意又偷偷拔掉。”

  行政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静宁县当机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大产业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科技推广宣传力度,形成了举全县之力、集中做大做强果品产业的浓厚氛围。”静宁县委副书记李新学说。

  为了确保苹果产业顺利发展,该县一方面依托整村推进、退耕还林等项目支撑,从种苗调供、技术推广等多方面提供资金扶持,落实优惠政策,调动了农民发展果品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制定了“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户”的目标考核机制,各级领导带头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有效推动了苹果产业向纵深发展。

  “当时为了阻止农民在果园规划区种植粮食,乡镇干部经常‘住帐篷、抱牛头’(即搭建临时帐篷居住,不让耕牛入地种粮),真可谓‘千方百计、千言万语’,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余湾乡王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安界说。

  2003年,静宁县被农业部划定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2006年,静宁县提出了建设全国优质果品第一县、全省优质果品出口创汇基地和“平凉金果”主产区的发展目标,制订了《静宁县果品产业五年规划》。推进苹果新植速度由2003年以来的每年5万亩提高到2006年以来的每年10万亩,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发展格局。

  接力棒传承一届接一届。

  2012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按照省委书记王三运提出的坚持适宜区全覆盖和建设“百万亩苹果生产大县”的指示精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设百万亩苹果生产大县实施意见》。建成了30万亩绿色基地、4000亩良好农业规范基地和4.5万亩出口创汇基地。先后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4张国家级名片和“中国苹果之乡”、“中国驰名商标”等6个国家级称号。

  2014年,全县果园面积达到101.2万亩,产值24亿元,实现了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目标,位居全国县区苹果种植面积之首。

  在静宁,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革命传统“谱新篇”,果园建设“刮金板”。30年来,静宁历届县委、县政府按照“扩量、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咬定果园建设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变调、不停步;规模上向全国第一县冲刺,技术上向国际领先看齐,最终实现了苹果产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使十年九旱的成纪大地披上了的绿装,谱写了农业大县“果园革命”建设的新篇章,描绘了成纪大地“南有苹果产业‘钱庄’、北有旱作农业‘粮仓’”的新画卷,开创了黄土高原苹果建设的新奇迹。

  科技创新

  成就静宁苹果产业特色品牌

  “扩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提质”就是最核心的因素。

  “提质”的关键是种植管理技术。

  然而,技术人员短缺是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县上从农村乡土专家、种植大户中筛选聘用了91名(每村2至4名)村农技员,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与农民群众的“零距离”服务。“真正为农村组建了一支“永久牌”技术队伍,使全县村农技员由原来的50人增加到1014人。”静宁县农牧局副局长、农技中心主任刘文乾介绍。

  其实,在静宁农村,还常年活跃着一些“自发”农民技术员队伍,他们虽然身居偏乡僻壤,但时刻紧盯着国际果业技术的前沿阵地。如果你问一颗苹果技术含量有多高,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果树管理共有防雹网、保肥节水、人工授粉、配方施肥等20多项新技术。

  静宁县依托“成纪讲坛”等平台,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等全国业内著名专家来静宁讲课和指导,常年在果农院落、田间地头提供免费培训。每年培训果农5万多人次,大多数果农通过现场培训和指导,学会了苹果种植和管理技术。

  近年来,随着苹果面积的‘全覆盖’和苹果技术的推广,一大批“职业果农”相继诞生。

  “职业果农”们手把手为其他果农教技术,一个村一个村建示范园,引领了的苹果技术的大力推广。

  “广大果农还依托已建成的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8家果业技术协会力量,探索推广绿色生态生产模式,建设了一批“果畜沼”生态示范园和有机苹果加工基地。”县林业局长靳建喜告诉记者。

  技术的推广,使聪慧的成纪人不仅把苹果种到海拔1900米以上的山地,而且开始向西北部贫困片带推进,破解了高海拔地区不能种植苹果的“瓶颈”,刷新了苹果适宜产区的最新纪录,使全县苹果面积得到大幅度扩张,创造了黄土高原上苹果种植的新奇迹。

  2013年以来,静宁县不断推动果园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链条式开发和品牌化推介。“全县建立了苹果产业情报信息机构,吸收消化先进实用技术,使果园标准化管理面积达到95%以上,商品果率达95%以上,优质果率达75%以上。”曾给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写过信、送过苹果的静宁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靳永学说。

  2014年,静宁县创建‘三级五类’示范园24万亩,完成果园标准化管理70万亩。

  同时,积极探索推广老园更新改造技术,大力推广矮化密植、大苗移栽等先进栽植模式,建成了甘肃绿谷公司等集名优特新品种、集约化经营模式于一体的苹果标准化管理示范园3000多亩,引领了全县果园技术向国际高科技迈进,为全县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吃上了“定心丸”。

  科技创新,推动了“静宁苹果”品质的飞跃。“静宁苹果是中国最好的苹果。”这是独立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学博士后、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在近日由甘肃省工信委、工商联、社科联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承办的第七届甘肃民营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精彩演讲时所说。

  为了推动销售,静宁县充分利用互联网科学技术,延伸苹果销售链条,在兰州、北京、成都等地设立了形象销售店,开通“四融平台”、“静宁苹果”等电子商务网站,在淘宝网“静宁苹果”店铺达到了近300家;在阿里巴巴采购平台,销售“静宁苹果”的大型果品公司则能检索到31家,电子商务已成为销售静宁苹果的重要途径。

典型推动

  引领苹果产业效应不断扩大

  先进典型是推动产业效应不断状大的关键。

  静宁县在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果品产业开发的先进典型,促进了苹果产业由点到面的大的突破。

  1991年,静宁最早种植苹果的果农之一高祥太家的苹果挂果了。3亩地的苹果收了1000多公斤,收入也不算多,总共卖了3600元钱。但在当时来说,对穷惯了的老高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巨款。“5元、10元的钞票厚厚的这么一摞,我和老婆数了又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老高一边比划一边说。老高还和爱人开玩笑:“我娶你才花了580元,这钱能娶好几个媳妇呢。”

  2014年,静宁县治平乡雷沟村果农雷托胜种的苹果售价再创新高,1亩单产卖到6.3万元,创下了新时期全国苹果销售的“天价”。

  今年荣获“全国劳模”荣誉,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纪委书记王歧山亲切接见的雷托胜,不但是静宁的苹果致富大户,也是远近闻名的果业技术“土专家”。刚开始发展果园时,雷托胜和众多果农一样,对苹果技术一无所知,后来在县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购买了大量的果树专业技术书籍,晚上学习白天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到的“雷氏果园管理方法”。除了管好自家果园外,他总是自发帮助别人进行果树整形修剪,成为名副其实的苹果技术骨干带头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静宁像高祥太、雷托胜这样既是“职业果农”又是“土专家”的果农还很多。他们不但自己成为种苹果的典型,也带动了更多的农民自发“转型升级”。如今,静宁南部农民几乎全部转型成为“职业果农”,受他们的影响,中部和西北部乡镇的苹果种植面积近几年来也呈几何倍数增长。在界石铺镇、原安等乡镇的一些村,记者看到,已经有农民开始自发地栽建苹果了。

  在“种苹果能致富”已成为共识的前提下,土地流转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职业果农”甚至走出家门,租地种苹果去。因生产出“SOD”苹果而上过中央电视台的仁大乡李恒义父子就在崆峒区索罗乡租地投资了300亩果园,在当地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前来参观请教的群众络绎不绝,周边不少群众甚至开始自发栽植苹果了。

  2014年,静宁县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376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其中: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户达8447户,10万元以上的户达869户,亩收入最高的达3.6万元,户收入最高的达30万元。预计全县2015年果品总产量达到68万吨,产值26亿元。

  同时,静宁县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吸引民资办项目,扶持能人办龙头,创办了陇原红、通达果汁公司,平凉金果·“静宁苹果”国际博览城等果品储藏服务企业,辐射带动了苹果产业链条持续发展,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全县共注册成立了拥有出口权的陇原红、常津、庆源、鼎邦、通达等龙头企业7家。2014年,全县完成向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出口苹果12481.6吨,创汇1491.4万美元,占平凉市出口创汇总量的86%,连续多年成为甘肃省果品出口创汇的第一县。”县商务局副局长张辈激动地说。“预计今年全县出口销售额将达到1600万美元以上。”

  “小苹果托起大产业”。苹果产业拉动着静宁县域经济的“大车”跑。全县已建成包装、加工、贮藏、营销型龙头企业4大类50多家,其中年贮能力可达45.1万吨的苹果贮藏基地在全省首屈一指,年产2.1亿平方米纸箱的包装企业在西北名列前茅,从业人员达1400多人。除此而外,还带动果品经销、中转和长途运输、餐饮、住宿等行业从中受益,间接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次,年收入约1.88亿元。尤其是形成了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劳务模式,全县果园雇工每年达50万人次,劳务收入4000多万元。许多果农还进入县城居住、消费,拉动了房地产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静宁县在推进苹果产业建设的同时,推动了“果园式静宁”的建成。目前,静宁县林地面积由过去的33万亩增加到现在的96.6万亩,如果算上101.2万亩的苹果面积,森林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10年来降水量增加了5~10毫米。苹果林形成的无数个“绿色水库”,为生态尚不够良好的静宁县筑起了一道保护水土的“绿色兵团”,成为有效改善全县气候环境的“人造屏障”,改写着“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历史“新篇”。

  苹果效应

  拓展了苹果文化新智慧

  “静宁苹果”,不仅鼓足了静宁人的“钱袋子”,而且创新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带给他们莫大的荣誉和无穷的智慧,改变了世人对“炒面客”静宁人的传统看法。

  是的,依靠苹果产业富裕起来的静宁果农,活出了幸福、活出了自信。全省有名的轿车村——治平乡雷沟村,90%的果农家家都有小轿车,80%的农户都住上了砖混结构平房或小洋楼。

  贾河乡高窑村50岁的果农任永吉,去年苹果卖了12万多元。经济宽裕的他自费到新加坡等地旅游。他一路走一路给朋友发短信,“真是不可想象啊,我爷爷一辈子连县城都没去过,我却能坐着飞机到国外旅游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

  “静宁苹果”文化以其教化功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农民发扬传统美德、弘扬“大爱”精神。2012年4月20日晚,仁大乡扯弓塬村农民周建平、周满积、周正祥3人第一时间从电视上得知芦山县地震的消息后,他们商量后第二天即刻出发,经过3200公里的风吹雨淋,将重4吨的200箱红富士苹果运送给了芦山县双石镇,为1.6万名灾区群众送上了伏羲故里人民的深情厚谊。

  苹果产业的兴起,使得静宁乡风民风更加醇厚朴实,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进一步凸显,全县公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如今,全县巩固省级文明县标兵创建成果,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农村刑事案件明显下降,难怪当地农民说:“果园真把人给管住了。

  靠苹果产业走上富裕之路的成纪人,有了雄厚资金之后更加重视“耕读传家”和“崇文重教”。他们在教育上舍得投血本,全县农户每年用于孩子读书的投资约2.9亿元。以“全省高考状元县”而闻名的静宁县,每年参加高考人数约占全县人口的1.83%,高出全省0.71个百分点,每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2400多人,学业有成的博士生累计达30多名。2015年,全县二本上线人数达到2600多人,有7人被北大、清华录取。近两年,静宁县规划建设了占地5000亩的文屏教育园,可容纳3万学生进城上学,开创了贫困县大办教育的新传奇。

  “静宁苹果”形象注解和丰富了民俗文化新内涵。

  “静宁苹果”象征着平安、富贵、喜气、吉祥。“种苹果就是‘种健康’,送苹果就是‘送吉祥’”已成为静宁人的时尚。勤劳朴实的静宁人把这种民俗创意融化在日常行为中,把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寄托在苹果形象的寓意中。“静宁苹果”形象已成为书画、雕塑等艺术品牌的首选标志。他们巧妙地把“吉祥如意”等时尚词汇“镌刻”在苹果果面上,成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佳品。投资3亿元新建的静宁地毯产业园,将“静宁苹果”形象作为主要内容;成纪掐丝画艺廊将牛顿从苹果中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雕刻”成艺术精品,既传播了自然科学,又宣传了“静宁苹果”。

  “苹果形象”启迪赋予了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每到花开或收获时节,成群结队的省内外作家、摄影家来静宁观光采风,体验生活。他们用艺术的眼光重新审视这片传说中的伏羲诞生地,用他们手中神奇的笔,注解和审读静宁苹果文化新的内涵。

  李店镇农民作家李东和创作编剧了大型现代秦剧《金果人家》。今年,县上又承办了第二届平凉金果博览会暨静宁苹果节会,举办了苹果学术报告会、苹果产业发展高端论坛、“静宁苹果”文化论坛、“静宁苹果”文化“六个一”(一部苹果微电影,一部苹果小说,一部苹果影集,一部苹果赋,一本苹果栽培技术手册,一部苹果成就电视专题片)工程首发式,为苹果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为民俗文化拓展了新领域。

  现在,回头审视静宁苹果产业发展,我们十分感慨。——感慨作为主导产业的“静宁苹果”在西北贫瘠干旱的大地上书写的绿色传奇。在我们采访的好些天里,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静宁的自然环境很好,假如在土地上随便撒一把籽种就能收获温饱,静宁能有今天的变化吗?也许没有!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贫穷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今天,“苹果发展看静宁”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溢美之词,如今,“静宁已经拥有‘全国种植规模第一’、‘全国苹果品质第一’、全国苹果贮藏第一”等“三个第一”国家级名片,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国庆说。

  但是,面对持续发展的已经建成的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怎样进一步优化升级?怎么把苹果产业做成农民脱贫致富的“长效产业”,让苹果产业这个“摇钱树”在成纪大地上永远“摇钱”,是摆在全县干部群众面前一项重大而现实的课题。答案正如县委书记王晓军所说:“我们将按照苹果大县向苹果强县转变、绿色果品向有机果品转变、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变的‘三个转变’”思路,继续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优化升级、健康发展。”

  苹果的智慧是无穷的。

  苹果,启迪了古成纪人的思维;苹果,赋予了成纪人创新的灵感和源泉。

  苹果,是静宁人一张含金量十足的骄傲名片。

 

文章来源:甘肃民营经济网 责任编辑: 马堆荣 编辑:默言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名企风采
文化艺术
电商 / 旅游
视频播报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