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陇原特产 > 正文

武山:鱼跃“农”门 翻起“致富浪”

时间:2017-06-14 来源:来源:新华网

甘肃民营经济网讯 “以前靠天吃饭,除了种地就是外出打工,一家四口人就靠我一年一万多元的收入过日子。”武山县城关镇南峪村贫困户张栋如说,如今自家养殖了草鱼,有了小“产业”,今后的日子有了盼头。

武山县城关镇南峪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不发达,属于大山深处的贫困村。2015年,城关镇出台政策扶持农村发展产业扶贫,贫困户张栋如得到了扶贫贴息贷款资金5万元,在自家本来荒芜的耕地上建成了6亩鱼塘,发展村边渔家乐。

据介绍,武山县从2006年开始试验推广以鲑鳟鱼为主的冷水鱼养殖,十一年来武山县实现了从粗放到精养,从单一养卖到提供垂钓、餐饮、休闲观光等服务方式的大转变,以山沟冷水养殖配套休闲餐饮为主要特色的渔业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除了对贫困村因地制宜的提供养殖建议、规划指导和技术支持,武山县还对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发展培育渔业示范点,发展以鳟鱼为主的冷水鱼养殖基地。

武山县四门镇王家磨村位于大南河西河支流下游,是发展冷水鱼养殖的试验示范基地。养殖带头户汪久平拥有鲟鱼养殖场6.5亩、流水鱼池1755平方米。他说,以前靠在外打工养活一家人,家里的田地属于水洼地,种啥都不活。2010年在武山县渔业站的指导下,“靠水吃水”搞起了渔业养殖,现在一年收入达二三十万元。

据了解,目前四门镇王家磨村已经有冷水鱼休闲渔业场户10家,在鸳鸯镇盘古村建成了规模化鱼池180亩,全县的渔业总产值达到了1300余万元。

“我们发展休闲渔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明显,尤其在山区山沟因地制宜的发展冷水鱼休闲渔业对山区群众脱贫有很大的助推作用,是一条助推贫困地区脱贫的好路子。”武山县畜牧局副局长、渔业站站长张旭说。

如今,武山县的渔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主导产业,同时带动了渔家乐、农家乐、休闲垂钓的发展,打开武山县渔业发展的新局面。

“现在我就希望政府能把路修好一点,这样我们家的鱼‘走出去’就更方便了。”张栋如说。

文章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编辑:施梅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名企风采
文化艺术
电商 / 旅游
视频播报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