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陇原特产 > 正文

甘肃平凉泾川县特产——罐罐蒸馍

时间:2017-04-28 来源:来源:印象庆阳网

     核心提示:罐罐蒸馍是甘肃省泾川地区汉族传统小吃,面粉和后经反复揉搓,回饧做馍。皮薄层多,硬而有韧,凉食酥而不粘,后味香甜,耐于久贮。罐罐蒸馍酥软可口,醇香味长,热柔冷酥,具有长期存放不霉、不馊、不变味之特点。用开水浸泡,如棉蕾试展,白莲初绽,其味不减,是旅途必备之佳品。罐罐蒸馍,一个个皮儿透亮,雪白鲜嫩,最为人称道。

  传说在明朝末年,斜口镇周围的村子都卖馍,而离镇二里来路的西张村,做的馍最好!这个村穷家富户都卖馍,有这两句歌谣,"富家卖馍为发家,穷家卖馍为糊口。"有人要问,穷家都不能糊口,咋还卖白蒸馍?原来穷人买了粮,白面蒸了馍卖了,够了本,剩下的黑面、麸皮,就够家里人糊口了。

  西张村有个张老汉,老两口无儿无女,家里只有一亩薄田。这年闹饥荒,想卖馍糊口,只是一时无钱买粮,老两口急得没办法。就在这时,村里一个地主死了,弟兄三个,老大老二抢光了家产,把十多岁的老三撵出门外。张三在外流浪,好心的张老汉看他可怜,便把他收留了。这张三儿可不象两个哥哥,他帮张老汉摇耧种地,担水扫院,真是亲如一家。一天,他发现老汉愁眉不展,后来知道了原因,便把自己十几年积攒的压岁钱拿了出来,这样,才做起了卖馍的生意。

  有一天,张老汉把面刚搓好,突然听见张三儿喊"大呀,妈妈昏过去了!"他扔下手里的活,忙去照看饿昏了的老伴。等老伴清醒过来急忙去蒸馍,面已变得很硬,他无心加水,只是多揉了几下,就胡里马大地蒸了。这次蒸的馍比往常高,他怕没熟,拿了一个掰开和三儿同尝,两人齐声说:"蛮好!又酥又香。"担到集上去卖,吃了的都翘大拇指。

  却说有位县官经过斜口,肚里饿了,便命随从买些吃食。那随从见别的食品不好拿,心里说"干脆就买些蒸馍"。街上卖馍的很多,不知哪家的好吃?这时,从他身边挤过几个人,手里拿着馍边吃边说:"张老汉的馍就是美!""…人越吃越爱吃。"他忙拉住一个,请领他去寻张老汉。

  不巧,张老汉的馍已卖完。随从不依,硬要他回家去取,恰好家里刚蒸出一锅,就是面黑,不搭眼。张老汉忽然想起一个买卖人的话,说用硫黄熏布,布就格外白,忙拿了些硫黄试着熏馍。结果熏出的馍皮儿特别的白,展展妥妥,还透着光亮,就象那刚剥了壳的鸡蛋。他把馍献给了县官,县官吃了连声称赞:

  "美哉!美哉!不知它叫什么名字?"

  "这……"这可把老汉难住了,心想:"好吃就行了,还管啥名子!"正好这时,一个卖豆腐脑儿的从面前经过,他忽然想起蒸馍的样子就象装豆腐脑的瓦罐子,忙脱口而出说:"叫抽罐罐儿蒸馍。"

  "好个罐罐儿蒸馍!有意思!有意思!"县官非常高兴,嘴里品着味,手里把玩着,赞不绝口"赠你纹银十两。以后按月给我送一次馍来。"

  从此,张老汉的罐罐蒸馍,便在八百里秦川出名了。张老汉把手艺传给了张三儿,不几年,张三便成了当地的富户。他为了叫当地的穷哥们都过上富裕的日子,便把手艺传给了大家,如今,斜口一带人,都会做罐罐蒸馍,成了临潼的风味特产。


文章来源:印象庆阳网 责任编辑: 实习编辑:王淑霞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名企风采
文化艺术
电商 / 旅游
视频播报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