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脱贫攻坚 > 正文

甘肃静宁万亩野毛桃成致富宝贝 风景变“钱”景

时间:2018-08-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依托本地丰富资源,探索将资源变成资产,积极发展产业,创建“扶贫车间”,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图为静宁县界石铺镇发展山毛桃手工制品产业,当地村民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刘玉桃摄

  经过筛捡、打磨、清洗、晾晒、钻孔、编织等十多道工序,一件手工制作的山毛桃坐垫完成了。负责编织工序的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关湾村村民张瑜,一天可完成一件产品。“一件可以挣70元钱,一个月下来有2000多元收入,在家门口打工很方便。”

  今年50岁的张瑜因老公有病不能务农,家境困窘的她一边在镇子上的“扶贫车间”打工挣钱,一边照顾家里。“原来满山的山毛桃无人在意,只当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不成想这山毛桃也能卖钱。”

图为留守妇女编织山毛桃坐垫,一个坐垫可以挣70元钱。刘玉桃摄

  静宁县界石铺镇经过十几年的退耕还林,目前有近2万亩山毛桃成熟结果,依托丰富的山毛桃资源,该镇探索将资源变成资产,发展山毛桃手工制品产业。

  界石铺镇党委书记张乾龙称,因该镇山毛桃资源丰富,同时,随着民众对教育的重视,很多农村孩子到镇上或县里上学,大量陪读妇女以及留守妇女无法走出去,成为闲置劳动力,为此,该镇组建成立了综合性、示范性、窗口式的“扶贫车间”,促进贫困户和留守妇女照顾家庭、农业生产、务工增收三不误,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改善了贫困劳动力生活状况。

图为留守妇女正在制作山毛桃手工制品。刘玉桃摄

  “以前靠家里15亩地勉强维持生计,现在农忙时候回家务农,农闲时就在镇子上打工,有专业技术人员给我们培训,也算掌握一门技能。”张瑜说,“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想致富也找不到路子,现在政府帮凑下,我们也找到一个脱贫的路径。”

  目前,界石铺镇现有“扶贫车间”2个,由静宁县众创种植编织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界石铺镇红色旅游农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带头创建。

  张乾龙介绍,自扶贫车间建办以来,该镇依托丰富的山毛桃资源和富裕劳动力,以加工销售山毛桃手工艺品、开展劳务技能培训为主业,积极推行“五有”机制,搭建产业扶贫“新实体”,把“扶贫车间”建到贫困户家门口,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支部+电商+旅游+劳务+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新路子,推动扶贫车间规范有效运行有“钱”景。

图为山毛桃手工制品展示。刘玉桃摄

  静宁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片区特困地区和甘肃省18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近年来,静宁县将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措施之一,开发建成“静宁智慧劳务”信息平台,培育建成劳务中介机构5家、县内劳务基地10处、实训基地10个,通过公益性专岗、生态护林员等安置贫困劳动力1506人。同时,创办“扶贫车间”27个,吸纳贫困劳动力572名,人均劳务收入每月约1800元。此外,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120期6584人,输转贫困劳动力8723人。

  截至目前,静宁县有6.92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人口减少到6.0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98%。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