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王娟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时间:2017-05-10 来源:来源:甘肃民营经济网
王娟娟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甘肃省民营经济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全文)
  一、我省民营经济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甘肃省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房地产业、建筑业、运输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采矿业等行业。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企业总体素质低下、缺乏核心竞争产品和品牌。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民营企业有效供给
  民营企业的供给结构已经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一些传统产业(如房地产业、建筑业)产能过剩、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供给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质量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推进民营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也是民营经济适应市场化需求结构不断升级的必然选择,加快出清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推进民营企业资产重组,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民营企业有效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得民营企业的供给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优化。以新增优势产能挤出过剩产能,优化产能结构,以新的有效供给带动新的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民营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民营企业资源配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化解民营企业过剩产能,其目的就是将稀缺的资源要素从那些产能严重过剩、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和“僵尸企业”中释放出来,理顺供给端,将资源要素配置到生产效率更高和增长空间更大的产业和部门中去。当前,甘肃省民营企业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产业体系高耗能和能源结构高污染等三大问题,对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构建能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产品能耗,发展低能耗行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新兴产业等,建立能源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民营企业市场活力
  推动民营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使得民营企业的供给与市场需求结构有效对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释放市场潜在的消费需求,扩大商品有效供给,促进市场流动性,激发市场活力和民营企业创造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会激发民营企业各行业的迅速发展,民营企业会将产业链延伸到各个行业,从而促进了民营企业市场活力。同时,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会促进一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如旅游业、新兴产业等,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我省民营经济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选择
(一)电子商务提高交易效率
  交易效率指经济活动主体从事商业活动时交易速度的快慢或效率的高低,交易效率的提高需要技术的支撑个制度的保障。从技术层面看,电子商务基于网络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电子支付技术,能够给市场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分工网络化的形成,促进专业市场交易效率的提升。从制度层面看,电子商务形成了新的商品流通的时空概念,改变了原有的市场结构,形成了新的市场组织形式。同时,政府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寻租行为。与电子商务配套的市场制度和电子政务的带动,使企业区位的选择突破空间限制,为企业带来聚集效应,通过集中交易从而提高交易效率。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网的数据显示,电子商务能够节省小微商家交易成本超过1.05%,商家的经营普遍效率提升了10%以上。
(二)电子商务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产生于交易双方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搜寻、协调及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运输费用。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交易纽带,通过提供交易过程的完整信息,连通企业和消费者,减少由于专业化分工和消费多样化带来的供需错配问题。具体来说,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交易成本的降低体现在三个层面:从企业角度出发,电子商务交易参与企业利用电商网络平台收集信息并完成交易,降低搜寻成本。从供应链角度出发,电子商务通过对产品供应链的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及物流的整合,能够提升整体交易效率,使供应链每一环节的成员均能获得由成本降低带来的收益。从商品流通角度出发,电子商务网络化和平台化的特性使参与企业以更小的投入获得更高的商品流通效率。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例,启用网上采购系统之后,采购资源部购买机器零件的时间由7天缩短为1天,材料费用也因此降低20%;同时,网络自动化订单处理使退货成本降低20%—30%。
(三)电子商务缩小区域差距
  电子商务的发展突破时空限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区域之间的互动联系。对于资源丰裕、特色产品明确的落后地区而言,电子商务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能够有效培育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点。同时,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个性化定制成为新的消费潮流。落后地区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充分展示区域内经济特色,通过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信息实现以较低成本扩展其销售范围和半径,同时也能接收到消费者对于该种商品的反馈信息,为商品质量的完善提供重要信息,从而实现特色产品品质和销售的良性循环,以市场的自生动力机制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以西藏为例,西藏自治区2010年没有电子商务交易,2013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6.82亿元,这是由于西藏旅游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充分发挥西藏旅游资源优势,优化现有旅游业结构,进而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甘肃电子商务发展瓶颈分析
(一)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
  甘肃省电子商务平台主要集中于销售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当归、党参、黄芪等中药材以及瓜果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目前,甘肃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大部分加工企业技术含量低、生产加工设备相对落后,只能提供原料产品和初级加工品,产品生产加工集中于产业链的低端,农产品生产加工缺乏统一标准,或者农民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遵守标准规范,使得产品检验不符合国家标准认证,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不高,可直接进入消费领域的高档次产品少。目前,甘肃省农产品大多数都是作为原材料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运输到全国各地,进过深加工往外销售的高附加值产品少之又少。据统计,甘肃省集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不足6条。下图1所示的是甘肃省农产品产业链条,农户种植出农产品后,由农产品收购公司负责收购并将农产品运输到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过加工企业的清洗、晾晒、简单包装等初加工后进行销售。由此可见,甘肃省农产品产业链条短,产品缺乏技术含量,因此,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低附加值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减弱,从源头上制约了我省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缺少展示区域特色的自建平台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自然条件多样、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马铃薯、瓜类、蔬菜、果品、中药材、草产品、畜牧业等区域性特色产品或产业。一些特色产品(如中药材)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区,已经逐渐形成了区域品牌效应。甘肃省网络销售农产品通常都是入驻已经建成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等,消费者通过浏览平台上提供的有限的农产品信息,根据直觉判断进行选择性消费。已有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是国内电商巨头根据自己销售的产品特点,建立的为消费者展示商品特色的平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这些第三方平台并不能将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全方位地展示给消费者,如中药材的食用方法和贮存手段,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没有能够全方位、多视角给消费者展示中药材的正确食用方法以及贮存事项的动态演示模块,消费者在已有的第三方平台上不能全面了解中药材的特殊功效和其他信息,只能根据已知的少量信息做出判断,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因此,缺少能展示区域特色的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甘肃省一些区域优势产品将不能被更多的消费者知晓,从而影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三)政府政策导向不明
  电子商务是促进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低成本缩小区域差距的最优路径。政府应该认清电子商务的作用,坚定不移地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从资金、信息等多方面对发展电子商务进行支持。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刺激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发达地区已经利用电子商务完成了产业重组。政府在甘肃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给予了很多的政策支持,但目前,政府还未完全意识到电子商务在拉动甘肃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尽管给予了电子商务很多的政策红利,但政策导向不明确,只是借鉴发达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并没有将电子商务与甘肃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充分理解,没有充分意识到电子商务是低成本缩短区域差距、实现甘肃经济快速赶超的一个契机。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给予政策倾斜,但具体朝哪个方向发展尚不明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也不得而知。同时,政府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行政干预过多,这种干预使其脱离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阻碍了其正常发展。
  四、甘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思考
  对企业而言,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能够提高产品知名度、提高企业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对消费者而言,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全天候的商品信息查询于购买。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数目较多,例如天猫、京东、一号店等B2C平台及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但是,在展示区域特色、明晰市场定位方面,现有电子商务平台还存在一定空白,甘肃省民营经济发展可以借助这一空白,打造主导商品明确、面向“一带一路”区域的创新型电子商务平台,在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支撑下,实现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商品定位
  从甘肃省特色产品分布来看,甘肃省地貌复杂多样,呈现“三分山、三分草、两分沙、一分林、一分田”的特点。复杂的地貌特征造就了不同区域不同的土特产,主要品种有:兰州百合、甘南人参果、甘谷辣椒、庆阳黄花、临泽小枣、康县木耳、安西锁阳、陇南茶叶、岷县当归等等。这些土特产的共同特点是:天然、野生、无污染、营养价值高。但受制于生产规模、市场覆盖面和技术水平,甘肃省土特产品品牌发展空间受限。从甘肃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来看。目前,甘肃省有在线注册网店3万余家,其中近80%的店铺从事农产品销售,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的65%。故而将土特产作为甘肃省电子商品平台建设的主导产品具有现实可能性。需要明确的是,土特产作为甘肃省电子商务平台的主导产品并不排斥其他商品的入驻,其他品牌根基稳定的优质产品依然可以在该平台销售。
(二)市场定位
  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甘肃省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而把握这个机遇需要诸多产业、产品和特色资源作为物质基础。站在电子商务视角,如果能够将这些物质基础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面向“一带一路”区域打造展示品牌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将成为甘肃省民营经济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三)模块特色
  在商品展示模块中,不同于传统3C电子产品和化妆品,土特产等特色产品由于其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在展示时需要对商品特性做详尽说明,例如土特产的品种特色、营养成分、储藏要求、国际比价等。对于土特产的使用方法、深加工方案也可采用视频演示方法做具体说明。此外,由于该平台面向“一带一路”区域,沿线国家语言差异较大,多语种展示也是该平台的重要支撑。在物流选择模块中,根据商品特性、运输距离远近以及运费的高低,通过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选择不同的物流商、物流工具和物流线路,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多种物流方案供其选择。在支付模块中,必须通过打造可靠的后台维护系统确保客户账户安全,其次,必须做到支付币种多元化来满足不同国家的交易需求。由于商品评价是扩大省内特色产品销售空间、获得反馈的重要环节,故在评价模块中,应丰富评价手段与方式,采用视频、音频、图片及评分共存的评价模式。同时,应当强化甄别商品评价有效性的机制,避免出现刷单、恶意差评及虚假评价等行为的出现。
(四)建设保障
  通过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甘肃省依托将“一带一路”区域广阔的市场空间、自建平台精准的服务评价功能及市场扩散机制,实现市场内动力带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进而提升甘肃省市场经济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提供服务,做好引导和政策扶持工作。例如,出台行业标准,规范生产工艺,创办省内统一的品牌商标,企业只有达到相应行业标准时才能授权使用这类统一商标,建立良好的行业发展秩序。其次,政府可以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各种洽谈会、交易会等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再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支柱性龙头企业。此外,依据电子商务平台的需求,有效合理的为民营经济提供生产分工指导,将土特产按照产业链、供应链分解到中小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土特产产业化、市场化组织能力。
  五、甘肃电子商务能够以市场机制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明确方向
(一)存在产品输出空间企业的升级分析
  存在升级必要性的产业主要指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前提下,有能力进行产品输出的产业。以农产品为例,甘肃省是农业大省,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目前,甘肃省主要农产品已经实现省内供需总量的平衡,通过农业生产管理体制的创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了一批名优特产,但依然存在销售渠道单一、流通信息不畅、产品附加值低等一系列问题,农产品存在着升级空间。在升级过程中,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对农业部门与企业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将更多的信息提供给产品供给方和需求方,缩小供求缺口。此外在电子商务平台品牌认定的推动下,加工部门将努力打造质量稳定且信誉良好的特色农产品。
(二)不存在产品输出空间企业的转型分析
  存在转型必要性的产业主要指在本区域拥有一定产量,但不足以满足本地区需求,缺口仍然需要从外省输入的产业。以资源型产品为例,甘肃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其中镍矿、金矿、锌矿、钨矿等不仅能够满足省内需求,而且能够满足省外需求并出口。但是,部分能源、铁矿及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仍然供给不足。此外,铝、稀土等重要矿产资源原料均需要从外省购入或进口。在转型过程中,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连接上下游供应链、传递市场需求信息的重要功能,实现产业重构与置换。
(作者系
兰州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  图 实习生 杜北江)
文章来源:甘肃民营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娟娟 编辑:王淑霞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名企风采
文化艺术
电商 / 旅游
视频播报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