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正文

兰州:大学生过度消费,谁来埋单?

时间:2016-03-16 来源:来源:未知

  甘肃民营经济网讯   开学季,也是大学生置办“家当”的消费季。当下,网购、分期消费的产生改变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从众、攀比心理成为部分大学生过度消费的内因。大学生过度消费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对其自身合理消费习惯的培养和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大学生中的过度消费

  如今,90后已成大学的主角,网络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催生了大学生们新的消费对象,也催生了新的消费方式。大学生过度消费的现象屡见不鲜。

  兰州某高校三年级的袁如霞说:“女生除了必要的生活消费外,钱主要是用于买衣服、化妆品等,而男生主要用于娱乐;基本上大家的生活费都来源于父母,大多数人的消费是在合理范围内,只有部分同学花钱没有节制,成为“月光族”,有时还需要向其他同学借钱才能支撑。”

  网购已经深入校园,大学生作为新的消费群体,成为网络商家们主攻的对象。“多数人的生活费基本用于日常生活消费了,现在饭菜并不便宜,花销也就大了。但也有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消费方面支出比较多,比如去年‘双十一’的时候,宿舍就有同学网购一次花了一千多的。”某师范院校三年级的陆小丫告诉记者。

  在某高校读书的小凯同学介绍:“现在大学生拿苹果手机等高端电子产品的人挺多的,有些同学大学四年换了好几部手机;除此之外,男士要出去唱歌喝酒,女生要买衣服、化妆品,所以每个月算下来也花了不少钱。”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的过度消费主要用于网购、感情投资等,极少数学生用于娱乐场所的消费。而过度消费的群体中,不是每个学生都家境殷实,有些其实是来自农村家庭或收入不稳定的城镇家庭。

  过度消费,原因何在?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进入大学即开始了最初的社会生活,但大学生作为学生的角色基本不曾改变,除了兼职过程中体验挣钱的不易,大多数人对于金钱的来之不易没有深刻体会,从而在消费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过度消费现象。

  “大学生里面也有攀比现象,比如女生买衣服、化妆品等追求品牌;手机的更新速度快,只要有同学买新手机,也会激起其他同伴的购买欲望。”袁如霞向记者透露。

  一位不愿透露院校的刘姓女同学告诉记者,自己身边就有不少同学用苹果手机,有些是家里买的,有些则是自己买的,贷款消费,分期付款。被问及还款问题时,刘同学坦言:“有些同学会去做兼职,做家教或到奶茶店打工,用这部分收入还款,但做兼职的同学不是很多;也有同学是节省每月的生活费来还款。”

  “一般电脑用得多,做表格、班级活动策划,还有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所以电脑还是必不可少的。但我觉得手机没必要用太好的,好多人用手机其实就是看电影、聊天、发朋友圈,所以太贵的手机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的作用。”小凯坦言。

  “有时候网购买东西,只是看到喜欢的就买,虽然有时候买回来感觉网上的还没实体店的好,但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尤其快过节的时候,忍不住就要网购。女孩子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好看些,所以有时候消费多了很正常的。”兰州某三本院校的闫同学说。

  青春时期的不成熟,对劳动不易的认识不足,追求和他人一样的生活,导致部分大学生成了“负翁”。过度消费的背后,不仅仅只是金钱的支出,对大学生的成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过度消费,谁埋单?

  很多大学生从小到大没有受过多少挫折,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因而在现实中难以做到对金钱的合理规划和合理消费。

  “孩子学习很辛苦,我们收入很一般,我们一般不把家庭实际收入情况告诉他,一方面怕影响他学习,另一方面不想让他过早承担学习以外的压力。”在兰州某企业工作的刘先生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在两万元左右,但对自己家庭的收入分配情况却并不了解,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较弱。“有些同学的生活费是开学时家长一次性就把一学期的都给了,也有同学的生活费是父母按月给的。有个别同学花得快,花完了就继续向家里要或者问同学借。”陆小丫告诉记者。

  在兰州某高校工作近五年的某辅导员认为,过度消费现象在学生中间是常见的,尤其在高职类院校里。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网络购物对他们吸引力比较大,消费过程中难以掌控自己的行为,校园里经常看到送快递的车上卸下来一堆的东西。大学生虽然已成年,但毕竟与社会没有完全的接触,理财能力较弱;而家长对于孩子的溺爱,有时也会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需要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努力,学校应多开展关于合理消费的宣传活动或增加大学生理财讲座;家长在给予生活费的时候可以实行“周薪制”,帮助孩子规划自己生活费用的分配;学生自身如果感觉理财能力弱或无法掌控自己的消费行为,可以在生活消费中记载消费情况。

文章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默言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名企风采
文化艺术
电商 / 旅游
视频播报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