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行天下 > 正文

传承创新谋跨越——庆阳市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纪实

时间:2016-09-20 来源:来源:甘肃日报

南梁红色小镇。

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顺利推进。

  独树一帜、闻名遐迩的“红色南梁、岐黄故里、周祖圣地、民俗庆阳”四大文化品牌,使庆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夺目。

  近年来,庆阳市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坚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制定打造“特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的战略规划,着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响“红色南梁”品牌 加快开发文化旅游产业

  “红色南梁”是庆阳老区文化之魂。庆阳市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多次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弘扬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丰富“红色南梁”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庆阳红色文化旅游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庆阳市抢抓国家支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机遇,先后投资新建了南梁革命历史陈列馆、军民大生产基地纪念馆、山城堡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围绕讲好“庆阳故事”这一主线,坚持红色龙头引领,深度开发黄帝遗冢、义渠古国、秦直古道、古庆州、范仲淹知庆州、狄仁杰知宁州等“古色”资源,综合利用子午岭、美丽乡村等“绿色”资源,全力打造庆阳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版”。目前,已建成周祖陵景区、天富亿生态民俗村、黄帝文化景区、古豳文化旅游区、黑老锅景区、调令关森公园等一批特色鲜明、设施完备的重点景区,小型景点、度假村遍布城乡。同时,以陇东深厚的饮食文化积淀为基础,开发了一批特色名宴和风味小吃,着力打造“舌尖上的庆阳”。

  目前,庆阳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全域开发、多点突破的特点。当地加强与周边地区协作,成立了陕甘边红色旅游联盟,设立了陕甘宁无障碍红色旅游协作区,开通了西安到庆阳的旅游直通车,共同合力打造“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品牌”。大力开发农耕观光游、民俗体验游、养生保健游、子午岭生态游、秦直古道探秘游、美丽乡村游,在主题提炼、空间布局、产品设计、线路规划等方面坚持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彰显庆阳特色,丰富游客体验。

  2015年,庆阳市接待游客6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86亿元,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6.5万人,5000余名贫困群众由此实现脱贫。今年“五一”期间,全市接待游客31万人次,较去年增长34.5%,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周祖陵景区和天富亿生态民俗村等3个4A级景区,甚至出现“一票一房”难求的现象。

  打响“岐黄故里”品牌 着力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

  按照“立足庆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定位,庆阳市秉承岐黄中医药文化理论与实践,坚持文化引领产业支撑原则,突出庆城岐黄中医药养生文化名城、西峰岐黄文化产业生态示范园、岐黄文化论坛永久会址、全市中药材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岐黄中医药养生旅游基地、岐黄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等“一城一园一址三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岐黄故里、养生圣地”品牌,开展“绿色医都、健康庆阳”创建,努力把庆阳市建成全国中医药示范城市,把庆城县建成全国岐黄中医养生文化名城。

  庆阳市先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岐黄文化传承基地和国家中医师承教育甘肃岐伯基地,在陇东学院建办了岐伯学院。岐黄中医药文化产业入列《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成为老区脱贫攻坚的优势产业。

  打响“周祖圣地”品牌 积极培育农耕文化产业

  围绕建设庆阳农耕文化产业园、宁县古豳国农耕文化博览园和西峰农耕文化产业传承保护展示基地“两园一基地”,庆阳市坚持办好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和全国农耕文化学术研讨会“一节一会”,实施理论体系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旅游项目开发、营销企业组建、舞台精品打造“五大行动”,加快庆阳农耕文化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先后举办4届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和全国农耕文化学术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庆阳品位。建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周祖陵,融农耕体验、农耕美食、农家乐园、影视拍摄、文化演艺于一体,每年吸引周边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观光。

  打响“民俗庆阳”品牌 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

  庆阳市从挖掘、整理、传承、再现入手,加强非遗保护工作,从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目前,“环县皮影戏”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庆阳香包绣制”等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创建国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设立非遗传习所42个,768名非遗传承人已成为全市民俗文化产业的领军人才。

  全市将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等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给予重点扶持予以全力扶持。为了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的结合点。庆阳市成立了香包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美术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联手研发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产品,并免费提供给文化企业和农户生产,每年投放市场的新产品都在100种以上。与此同时,在庆阳市区规划了总投资40亿元、占地1313亩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建设集民俗文化创意设计、技艺传承、展示销售、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依托“民俗庆阳”品牌,成功举办了14届“香包民俗文化节”,每年文化产品节会销售额都在1亿元以上,特别是岐黄、轩辕、巧儿、龙影等品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今年,庆阳市组建了注册资金10亿元,由市政府控股的庆阳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为全市重大文化项目实施、资源整合和品牌创建搭建了平台。

  全市积极扶持文化企业在国内外设立营销窗口50多个,产品畅销国内28个省区市,远销美国、法国等几十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庆阳市还与兰科集团共同建立了“庆阳民俗文化网购商城”,引导和支持企业及农户在淘宝网、中国甘肃特色馆等网购平台设店营销,民俗文化企业网店达到200余个。

  目前,全市民俗文化规模化公司已达230余家,较固定的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年产民俗产品约500万件以上,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5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3.04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城乡群众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致富门路。

文章来源: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 实习编辑:杨玉婷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名企风采
文化艺术
电商 / 旅游
视频播报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