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 正文

小众艺术也能表现黄河之美

时间:2019-11-19 来源:兰州晚报

  “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自11月4日启动以来,各地读者踊跃投稿报名参赛,除了文学作品和摄影、书画作品之外,还有一些读者想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对黄河的赞美、对家乡的热爱,其中黄河石玩家张裕福老人和剪纸艺人张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退休老人把石头“玩”成艺术

  11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秀川的张裕福家中,看到在书架、书桌上摆满了各种造型的黄河石二度创作艺术作品。如“喜相逢”,四个罗汉围坐在一个茶台旁,四只茶杯,他乡遇故知,其乐融融;“钟馗嫁妹”就更有意思了,两个矮胖的轿夫抬着瘦高的新娘,旁边黑衣黑脸的钟馗手执一把带“喜”字的折扇,真是惟妙惟肖,喜不自禁;而“梅兰竹菊”四君子,看起来更是高贵典雅,玉树临风……

  张裕福今年74岁了,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黄河边捡石头。张老有美术基础,他把各种各样的卵石,巧妙拼凑粘接起来,可以做成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很多形象和景观。他说,“如果取材适当,结合恰到好处,真能创作出极好的作品,很是有趣。”

  张老说,要做出好的卵石造型作品,绝非容易之事,因为取材是不由人的,很多情况是遇到不同石材,才能考虑做什么造型,色相和形象都具备者最好。只有不断寻找,长期积累,才能有好的组合出现。完成一件好的造型作品,往往要花很长时间。通过多年的努力,张老塑造了“千里目”“红腹锦鸡”“钟馗嫁妹”“羽雀”“喜相逢”“小姐与猫咪”“休闲”“罗汉菩萨”“听泉”“西游记脸谱”等优秀卵石造型作品,不但陶冶了情操、丰富了退休生活,而且使身体更加健康。

  总结玩石体会,张老说,只有不断发现,积累好的素材,形成好的创作构思,作品才会水到渠成,成为艺术作品。

  2民间艺人用手艺“剪”出生活

  11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雁西路的民间剪纸女艺人张旭的工作室,她正在为第三届中国(福州)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准备作品,里面堆满了各种剪纸作品,记者勉强落脚进屋。

  张旭出生在通渭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跟着奶奶学习剪纸,每当逢年过节就和奶奶、姐姐、妹妹一起剪纸、贴窗花,历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逐渐学得一手剪纸绝活。

  成家之后,张旭的生活比以前更忙更辛苦。为了养家糊口,她在老家做过地毯、摆过地摊,可是那把“金剪子”她从未放下过。白天忙于生计顾不上创作,只有到晚上她才能抽出时间剪纸,常常剪到凌晨三四点。在她的手中,“清明上河图”“汉宫春晓图”“仕女图”“岳飞传奇”“上官图”,现代作品“舟曲抢险”“兰州老街”“琴棋书画”“孔雀舞”“四季青”“春鸡报晓”等作品都成了栩栩如生、诙谐风趣、寓意深刻的艺术品,许多作品获得大奖,被国内外爱好者收藏。

  为了这次大赛,张旭准备了两幅作品:一是24米剪纸长卷“兰州老街”;另一幅是专门创作的“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剪纸作品。“我也要为第二故乡兰州的文化建设做出点贡献。”张旭如是说。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