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甘肃 > 正文

泾川生态造就金饭碗 森林覆盖率47% 年林下产值实现1.5亿元

时间:2019-07-26 来源:

官山林场一角。吴正楠 摄

  盛夏时节的泾川,泾河里白鹤驻足而立,官山林场绿树叠峦,塬面果树连绵无际,成群结队的游人慕名而来,在青山绿水间放飞心情,尽情游览,流连忘返。

  绿色秀美泾川是泾川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利用几十年时间大力推进“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成果,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带领全县人民矢志播绿、不懈绿化的生动实践成效。

  泾川县的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不到1%到如今的47.33%,在黄土高原上树起了一座绿色丰碑,成为甘肃名副其实的绿化第一县,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答卷。

  一座荒山的前世今生

  从人烟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的荒沟秃岭到郁郁葱葱绿色无边的森林,绿色巨变让官山林场成为泾川县生态林业建设的典范,成为泾川人植绿护绿的成果之一。

  站在官山林场山塬边,望着叠峦起伏、绵延不断的绿色,官山林场副场长宋文元感慨万千,自从1991年到林场参加工作后,他见证了林场的发展变迁。

  看着眼前绿波荡漾的林海,谁也想不到上世纪70年代前这里竟然是一片荒山,住在附近的村民更是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生活困难。

  解放初期,泾川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有1250万吨泥沙随雨水冲刷流失,绝大多数耕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粮食产量低,人民饱受苦难。传唱的民谣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山是和尚头,地是滚牛坡,十年九干旱,百姓泪涟涟”。当时,泾川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

  要想改变环境,只有种草种树。就这样,一场长时间的造林绿化“接力赛”在泾川大地全面展开了。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泾川县一万多名干部群众顶风冒雨在官山持续播绿,给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衣。

  “漫山遍野的绿色都是全县干部群众用汗水换来的。”宋文元说,刚到林场上班的时候都是住窑洞、点着煤油灯,后来窑洞塌了,把锅砸了,又是自己动手盖房通上电,改善了条件。为了保证树的成活,以前都是担水浇树,后来才用拖拉机拉水浇树。

  经过跨世纪持续播绿,如今官山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93%,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现在林场主要工作是管护和退化林的改造。”泾川县官山林场场长史再军说。

  一座官山,只是泾川造绿护绿的一个支点。由点连线,扩线成面,在全县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充满发展希望的绿色已经被涂画到了泾川大地的每个角落。截至目前,泾川县有林业用地11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33%。

  一个村庄的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林和经济林加起来,全村的绿化面积达到97.2%。”泾川县飞云镇坡头村是泾川县植树护绿发展的又一个杰出代表。

  (转3版)

  生态立县的成功范例

  □ 贾治堂

  森林覆盖率达到47.33%,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现有林业用地110.8万亩;近年来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8亿元,全力支持群众开展林业生产;去年全县林下经济产值1.5亿元;先后建成了玉都康家、泾明白家、城关凤凰等生态示范村17个,去年累计接待游客260万人次……这一组组数字是沉甸甸的,是鲜活的,也是有效益的。

  在泾川县的官山,十万洋槐构成一个绿色屏障,入夏的槐花香,叫人闻之欲醉。

  如果从上世纪70年代算起,泾川县的生态立县战略已经持续了近50年。半个世纪,历届县委县政府能够坚持把植树造林作为县情县策,一棒接一棒传到今天,可见有多少人付出了艰辛劳动。

  绿色泾川源于成百上千干部群众的奉献奋斗,成长于生态立县的绿色事业之上,是近两代泾川人用心血、汗水凝结而成。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木,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绿化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山塬沟壑”,更是一个个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这就是泾川精神。

  泾川县目前有林业用地110.8万亩,有的村已经实现绿化95%以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已经显现。发展实践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泾川生态立县不仅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还应成为黄土高原环境治理的“陇东榜样”。从泾川的生动实践可以看到,只要坚持绿色发展,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一定会创造出一个生态奇迹,也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才能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环境中共享生态文明红利。(经济观察网)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甘肃民营经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甘肃民营经济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民营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主管: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
陇ICP备17005836号